位于江西宜春樟樹的江西省雙金園藝場,6000余畝中藥材吳茱萸眼下正值盛花期,漫山遍野彌漫著淡雅而獨特的花香,吸引了來自全省各地30余戶養蜂人在田間地頭安營扎寨。吳茱萸種植和養蜂產業在江西省雙金園藝場這片廣袤的土地上,交織出一曲產業振興的動人樂章,為鄉村發展插上了騰飛的“雙翼”。
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、降逆止嘔、助陽止瀉等藥用價值,市場前景十分廣闊。江西省雙金園藝場作為吳茱萸種植的核心區域,種植歷史悠久,自20世紀50年代起,村民們便在房前屋后種植吳茱萸,那時的種植規模小、產量低,但隨著時代的發展,人們逐漸發現了吳茱萸巨大的藥用價值和市場潛力,吳茱萸的種植也迎來了新的契機。該場充分發揮自身科研優勢,大力推進吳茱萸的規模化、科學化種植,創造性地提出了“吳茱萸矮密早GAP豐產栽培技術”。這一技術革新,使吳茱萸畝栽密度從過去的40多株提升至110多株,產量和效益都發生了顯著變化。
養蜂產業同樣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。在吳茱萸種植基地,蜜蜂授粉讓吳茱萸坐果率大幅提高,果實飽滿,藥效成分更足。“這吳茱萸花,可是咱們養蜂人的‘及時雨’啊!”來自九江修水縣的養蜂人晏俊美邊檢查蜂脾邊說,“我養了120箱蜜蜂,以前這個時節,春蜜剛收完,夏蜜還沒跟上,蜂群常鬧‘糧荒’。可自從來了江西省雙金園藝場情況就變了。場里很關心我們這些蜂農,幫我們協調場地,解決水、電等生活上的困難。這是我第三年來這里趕藥花,去年在這兒駐扎了一個月,采了3600斤吳茱萸蜜,市場價在每斤30元左右,因為這個蜜帶著淡淡的藥香,市場上搶著要。”江西省雙金園藝場的每一縷花香都是致養蜂人的請柬,為了提升養蜂的效益和質量,該場還積極與科研機構合作,引入先進的養蜂技術和理念,多次邀請江西省養蜂所科技人員來場,開展蜜蜂授粉技術指導。如今,越來越多的蜂農把江西省雙金園藝場當成了“固定驛站”。
當吳茱萸產業遇上養蜂產業,二者之間產生了奇妙的“化學反應”。不僅為當地農業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新的途徑。這種產業融合的發展模式,實現了生態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。展望未來,江西省雙金園藝場將繼續探索更多的產業融合之路,書寫更加精彩的鄉村振興篇章。